美华文学主页
在线情况
楼主
  • 头像
  • 级别
    • 积分66000
    • 经验4782
    • 文章688
    • 注册2009-10-04
    [评论] 请教贾题韬说坛经
   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请 教 贾 题 韬 说 坛 经

        我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,更不是对佛学有高深研究的学者,但是,读过《坛经》之后,深深感到《坛经》是真正佛学的精髓。我这南方“猲獠”拜读过四川佛教学会副会长——贾题韬大师的坛经讲解后,有些问题,想与大师请教:
        讲解中说,”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无穷之流,可以无限转生,也就是‘六道轮回’。这是人生最紧要的问题。每个人的性格、气质、品德、智力、命运都不尽相同,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产生不平等的根本原因,不从三世因果中去寻找,现实社会中的理论是解释不了的..”
        请算猲獠愚昧,如果世界上的事物,千差万别,其原因是由前世所定的,那么前世的千差万别,又是由再前世来定的吧。如此的结论,不觉使人产生怀疑,人真的有三世轮转的吗?有没有,最少,在当今科学发达的时代,不能得到证实。就算单卵双胎的小孩,不会完全相同,即使用“克隆”技术复制出来的克林顿,也和现在的克林顿不会是一样的。《坛经》说道:“世人性空,亦复如是”,这里说的性空,一方面是说,人的本性是虚空,没有任何可见之相,另一方面,又是包含了一切。性空,亦称“假性空”,这本是与“假有”相对的。“性”指的是自性,一切事物的现象,皆由因缘和合而生,暂生还灭,没有自己固定的性质。这一观点和现代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一致的,世界上任何的事物,都是由两个对立面所组成的,对立面相互斗争是绝对的,平衡是暂时的,有条件的,随着条件的不同,其动态平衡的样子就是千差万别的了,而这动态平衡也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,没有固定不变的静止。这也是佛家“无常”的道理所在之处。由此看来,人和物的千差万别,是因为事物产生的条件不同而造成的,而不是所谓三生轮转的结果吧。
        讲义中又说,“人死了以后肉体虽然腐化了,但其业力仍在,不会与肉体一同消失。这个业力看不见,摸不著,一旦因缘成熟,就会以各种相应的生命形态来接受果报。有的人认为胡作非为一世,死后就一了百了。没有这么便宜,善善恶恶种种业力,如同存在银行里的账一样,到时都会兑现的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有了这个三世因果,有了这个业力不灭,整个因果链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。这样,坏人才有所忌惮,好人才有所慰藉。”
        如此的观点似乎很有道理,但是和现实的是不相符合的。人死了,肉体就变成一堆有机物,它的变化,就遵循大自然的矛盾法则来运行,但是,人的精神活动,各个机体都存在着共同的部分,这人死了,但是他的精神活动的模式,还存在在活的人的心中,所以,为什么人们觉得他还活在世上的呢,这可以用六祖回答和尚争论“不是幡动,风动,而是心动”,的话语来回答。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深深地留在活人的心上,是活人的心在动,而不是死者在动。人们活在世上,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,人们常常幻想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满足人们的欲望,这就是神仙,宗教产生的原因,为什么天上有上帝,玉皇大帝,地下有阎王,水里有龙王,这不是现实世界的翻版吗。
    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,果真是有的吗?佛家的性空,和辩证法眼中是没有“善”“恶”之分的,正如没有“西”何来“东”的呢?没有“恶”又何来“善”的呢。禅诗中有“桥流水不流”,常人常常是用桥来做坐标,那就觉得水在流动,但是,如果用佛家的观点,用水来作坐标,那不是桥在流动吗。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,只是人们理想的想法,现实中,往往是不是如此的。
       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拂尘埃”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这是六祖和神秀的两首偈,两首偈是有根本的差异,在神秀的眼里,是有一个实相的佛,这个是衡量是非的标准,凡间的人受到外界的污染,清明的佛性,就会像明镜一样,沾染了尘埃,修道佛的人们,就得常常拂拭明镜的尘埃。但是,六祖和沈秀相反,认为真正的佛性是“空”的,没有任何可观照的实像,真正的佛相,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本能,简单地说,就是思维的方法。既然是空无一物的,那又何来的尘埃呢。五祖看过这两首偈,认为神秀还没有入门,只是站在门外,所以,就把衣钵传授给六祖慧能了。
        学佛不是求来生的福报,而是要脱离生死苦海,不认识这点,是谈不上修道的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必须开悟。这是佛法的根本,也就是说,学佛是为了得到“解脱”。如果按照神秀的修炼,是永远也修炼不成佛的,是因为,世界上是找不到真正衡量是非的标准。真正佛家的精髓是“无常”“无念”,所谓的“无常”就是说世界上任何的事物,都是在不断地运动,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,都没有恒定的是非标准,事物的双方是互相依存,互相对立衬托的,如果你没有固定一个地方为西的话,那你永远也找不到东。所谓“无念”,不是百物不思,而是了知万物而不执着,对外物不获取和舍弃。如果人们建立了佛家的思维,那就能求得解脱了,当碰到不如意的时候,就详细分析其原因,找出失败的根由,那不就可以解脱的吗。世界上任何事物,都有两面性的,那又何必死死地执著一面的呢,为什么不可以自我调整去寻找事物好的一面呢,借此,求得自我安慰。审视时势,自我调整,那不就是得到解脱吗。
        佛家常常教导人们,佛向心中求。如果不彻底地改变惯常的思维方法,认真开悟佛家的思维,总算如何诚心地修炼,也不会成佛的。
        慧能回答五祖的话:“人虽然有未开化与已开化的南北分别,然而佛性却没有南方和北方之分呀。我的身份与大师的您的身份不同,但我们身上的佛性也会有什么差别吗?”让世界的华人都来“美华”谈佛吧,领略佛性的真如。
    黄竟生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loading...
    回复帖子 注意: *为必填项
    *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
    *帖子名称
    内容(最大25K)




    其它选项 Alt+S快速提交
     


    Powered by LeadBBS 9.2 .
    Page created in 0.0625 seconds with 3 queries.